昨晚在ACGer上看到一則報導,提到日本一位電影評論家町山智浩,在自己的廣播節目中談及Netflix正大規模地與日本動畫公司合作,而這將會讓「日本的媒體行業相關人士之後就要陷入與Netflix的真正戰爭」。町山智浩還說,「Netflix就像過去美軍侵略一樣,所以日本的媒體行業關係人士要認真思考如何應對Netflix」(想看町山智浩的原話的可參考這裡)。
在剛過去的8月2日,Netflix在日本舉行了名為「Netflix Anime Slate 2017」的發佈會,介紹接下來將會在Netflix上放映的12套新作動畫。在這之前,Netflix其實早已和日本的動畫公司開始合作,先試水溫地拍了一部電影規格的動畫《BLAME!》,亦在今年七月上架了四集的短篇動畫《惡魔城》。這次發佈會其中一樣值得留意的,就是提到接下來將在Netflix上架的幾部新動畫,會以全長十集到十二集,以及一集約20分鐘的規格去製作,令作品更貼近一般在電視上播放的動畫。我想這才是讓日本動畫業界最有危機感的一項消息—畢竟這意味著,Netflix出資製作的動畫,將要和它們的作品直接競爭了。
Netflix的橫空出世,在美國本土也顛覆了自己電視與電影業界,像這樣氣勢如虹地踏入日本的動畫市場,難免會讓人對它留下「侵略者」的形象。話雖如此,就當Netflix是「侵略者」,亦將要挑起戰爭好了,那究竟誰才是不得不與Netflix戰鬥的對象呢?其實答案並非單單「日本動畫業界」六字這麼簡單。所謂「業界」,並非一個單純的個體,而是由多種不同產業所組成的龐大的產業鏈。由電視台、發行商、動畫公司、提供原作的出版社與遊戲公司,以至聲優事務所,專門幫動畫及聲優辦活動的公司…這一個又一個企業,全都是構成了「日本動畫業界」的一份子。Netflix來航,首當其衝會被影響的是電視台,發行商可能也會有點影響,但產業內其他範疇的企業,卻可能不但不會是Netflix的競爭對手,更可以和它合作,並從中得益。
首先值得留意的是,Netflix出資製作的動畫,並不代表其發行模式就會完全與日本自家製作的動畫有所不同。以《BLAME!》為例,除了這動畫會透過Netflix在全球多個國家作同步播映外,它在日本本土的發行與宣傳方法,不見得與一般的動畫電影有太大分別。它一樣會辦邀聲優跟導演本人出席宣傳活動,會把動畫放到戲院上映,會賣Figure賣書等周邊,甚至將會推出包括特典的Blu-ray(所以影音方面的發行商其實也不一定會和Netflix作直接競爭)。雖然往後Netflix的動畫是否還會採用如此「傳統」的發行方法,與產業內的其他企業合作,暫時還是未知之數。但至少日本動畫業界可以放心的是,Netflix先伸出來的,其實是友誼之手。
當然,市場上多一個人出錢拍動畫,就無可避免會分薄日本本土市場的大餅,這是眾多將要推出的動畫製作計畫需要擔心的事情。但對動畫公司而言,暫時來看Netflix相比起敵人,卻更像是有著強力後盾的合作夥伴。一來Netflix進入日本動畫市場的方法,是找來日本自己的動畫公司及創作人去合作,並且在製作上(至少表面上看來)給予不少的自由度,從Netflix已發佈的新作動畫的預告來看,作品的製作風格仍舊有監督本人或是日系動畫一貫的特色。而更重要的是,正如我在上文也提到,Netflix製作動畫,同時也意味著它會透過這個平台,把這些作品在全球多國作同步放映。所以Netflix來航的最大意義,是同時也幫助一向封閉(雖然近年也漸漸不得不開放起來)的日本動畫業界,以及充滿「日本特色」的動畫作品,更快速地走向世界。
再看Netflix公佈的12部新作的名單的話,就會發現其中有接近一半的動畫,都是特意找來早已知在外國知名的動畫公司或創作人負責製作。最明顯的例子是《GODZILLA -怪獣惑星-》,由東寶負責企劃,Polygon Pictures製作(同時也是製作《BLAME!》的公司),虛淵玄負責編劇。老虛在外國有多紅這點就不用多說了,這次計畫最有趣的地方在於,東寶其實是直到今年三月,才公佈會和Netflix合作,讓電影11月在日本上映後,再透過Netflix上架發行至全世界。一來這次合作能看到日本老牌的電影公司如何與新世代的Netflix進行「日美合作」,二來這次的策略亦十分明顯地,是想讓「日本版哥斯拉」再次走向國際的一步棋。上年庵野秀明導演的《真·哥斯拉》雖然在日本國內有票房又有口碑,但因為劇情以日本政治為主題,所以很難讓外國人完全明白故事的精妙之處。這次換了拍法,改以動畫形式及知名編劇擔綱,寫一部科幻主題的「哥斯拉」,就明顯是更適合外國市場了。
除了《怪獣惑星》,這次的名單亦公佈了兩部分別由Production I.G以及BONES製作的原創動畫。兩間動畫公司都是國際知名,亦早已有和外國公司合作的經驗,會找它們拍原創動畫也是十分合理的決定。其實我覺得最值得一談的,是《DEVILMAN crybaby》這部改編自永井豪的漫畫,由湯淺政明導演,大河內一樓負責編劇的動畫。大河內一樓在國際間有多知名又是不用說了(嗯,好的方面跟壞的方面都很知名),有意思的是找來湯淺政明當導演。個人風格濃厚,作品遊走於主流與Art House中間的湯淺政明,或許在日本未算最知名,但在國際間卻有一定名氣。早在2012年,湯淺政明就曾在Kickstarter眾籌,拍攝短篇動畫《Kick Heart》。結果很快就成功達標,籌得20萬美元的製作費。除此之外,在美國Cartoon Network頻道上播映的動畫《Adventure Time》,亦在2014年找來湯淺政明客串導演了一集。這位看似有點小眾但實際上實力早已被國際認可的導演,能夠像這樣被Netflix看中去拍動畫,實在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。
說了這麼多,想說的是除了單純把Netflix看作競爭對手,其實也可以把它當作一個讓日本動畫走出世界的合作夥伴。與其待日本政府出手繼續辦不太見效的Cool Japan,還不如「民間自救」,自己動畫自己推。《你的名字。》為了打入美國市場,在上映時特地找來RADWIMPS,為劇中的歌曲再唱一個英文版,讓觀眾在觀影時有更好的體驗。京都動畫由上年到今年推出過兩段《Violet Evergarden》的動畫宣傳片,超高級的作畫質素已經讓國內外的動漫迷都十分期待。果不其然這作品果然會正式動畫化,更令人驚喜的是與此同時它也公佈了三場分別在美國、德國及新加坡舉行的首映會。京阿尼雖然在海外有很多粉絲(去看看它的YouTube頻道就知道了),卻一直都無甚麼拓展海外市場的舉動,所以這次的海外宣傳攻勢,令人眼前一亮。
最後再多扯一個話題-若果真的要擔心外國資本是會「入侵」動畫界的話,其實中國資本才是最具「侵略性」。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搜尋一下「繪夢動畫」這間公司,它已經和日本合拍了好幾部電視動畫,例如《從前有座靈劍山》跟《一人之下》。值得留意的是,這幾部動畫都是改編自中國產的漫畫,以及動畫主要的製作群都是由中國人負責。
說到底,「侵略」也好「戰爭」也罷,這些說法聽起來好像有把中美資本妖魔化之嫌,但始終日本動畫是個自由市場,有人肯把錢投資進來,總不能要求自家人就不去接-猶其如同町山智浩所言,日本的動畫製作人已被人「欺負」了很多年。製作方不尊重創作人,若人才最後都被搶走,也只能說是理所當然的事情。